中欧峰会前夕,欧盟27国收到反制:无视中方警告,就必须付出代价

Connor 火币下载APP 2025-07-10 14 1854

据环球网消息,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对部分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回应欧盟上月相关限制,措施即日生效。这一反制源于欧盟的一意孤行。此前,欧盟出台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中方多次沟通无果,只能以对等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这种针对性明确的反制,不影响在华欧资企业产品,精准指向欧盟的贸易壁垒。

欧盟近期的举动颇耐人寻味。一边面临美国8月1日加征更高关税的威胁,一边却在中美贸易博弈中打“中国牌”,想以此讨好美国获取谈判筹码。可美国根本不买账,反而要求欧盟做出更大让步。欧盟对美市场依赖度高,哪怕10%的额外关税都难以承受,更别说50%的威胁了。欧洲一些老牌强国,面对中国发展焦虑感日增,保护主义倾向渐显。法国财长就呼吁加强对华关税壁垒,声称要保护工业基础。这与其长期鼓吹的“自由贸易”背道而驰。

中欧峰会前夕,欧盟27国收到反制:无视中方警告,就必须付出代价

冯德莱恩(资料图)

欧盟对华进口增长、出口减少,说到底是其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上的竞争力下降。俄乌冲突成了转折点,欧盟的短视地缘政策,不仅带来能源转型阵痛,更让工业成本高企,相关产业衰落难以避免。欧盟想扭转局面,可其对俄乌议题的偏执态度让可能性极低。心态失衡加上零和博弈思维,让他们没法冷静审视自身利益。在中欧经贸谈判中,欧盟急需进入中国市场,却拿不出等价筹码,只能靠设壁垒、炮制议题来增加议价权,还美其名曰“在商言商”,这显然不切实际。

中国的反制并非报复,而是为了更有效的沟通,让欧盟回归现实,为中欧关系长远健康发展铺路。这和之前反制美国的思路一致,美国一个多月就回到谈判桌,欧盟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中欧关系今年“高开中走”。3月以来,多位欧洲政要访华,欧洲议会与中方取消交往限制,但贸易摩擦仍在,欧盟领导人还不时有涉华负面言论。这背后是欧盟内部对中国看法不一,且缺乏战略自主,在防务安全等方面受制于美国,面对美国时“既怕又想讨好”。

中欧峰会前夕,欧盟27国收到反制:无视中方警告,就必须付出代价

展开全文

特朗普(资料图)

王毅外长近期访问欧盟总部及德、法等国,意义重大。比利时作为欧盟总部所在地,战略地位关键;法国在国际上发声多,影响力独特;德国是中国在欧盟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2000亿美元,双向投资活跃。此行旨在凝聚合作共识,妥善处理分歧,为中欧高层互动奠定基础。访问中,“稳定”是双方高频提及的词。中欧作为世界重要力量和经济体,合作则共赢,对立则双输。当前中欧关系有波折,部分国家对华有敌意,但中方仍希望持续推动关系发展。

此次中方反制措施,对欧盟高端医疗器械厂商影响不小。清单涉及50种器械,包括高端大型设备,且针对采购预算4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欧盟的高端影像设备如核磁共振仪、CT机等有一定市场优势,但国内企业已在布局,联影医疗、东软医疗等品牌的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比渐增。非欧盟国家的产品也能填补市场空缺。部分欧盟有技术优势的医疗器械,价格高昂,其他国家产品可替代,这让反制能精准影响欧盟厂商。

中欧峰会前夕,欧盟27国收到反制:无视中方警告,就必须付出代价

冯德莱恩和特朗普(资料图)

欧盟现在两头为难。对美国,想尽快达成初步贸易协议,甚至可能接受10%的“最低基准关税”,还讨论“抵消机制”,可特朗普对欧盟贸易顺差早有不满,谈判不会轻松。对中国,不仅在医疗器械领域设限,还推迟签署中欧气候行动联合声明,要求中国加大减排力度,被外交部用数据驳斥。欧盟这种两面做法,怕是会里外不是人。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不会手下留情,中国也不会在贸易不公面前退缩。

欧盟该认清现实,端正态度,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而不是搞保护主义、投机取巧。中欧建交50周年,本应承前启后,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可欧盟的一系列操作,让双边关系增添不确定性。中欧峰会在即,希望欧盟能抓住机会,正视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否则问题只会一直存在。中国从不缺打持久战的耐心和定力,欧盟若继续一意孤行,只会付出更大代价。贸易战没有赢家,合作才是正道,这是欧盟必须明白的道理。

评论

精彩评论
2025-07-10 17:51:31

楼上的能详细介绍一下么?https://www.lineob.com/

2025-07-11 02:18:01

楼主的头像是本人吗?https://www.linexw.com/

2025-07-11 15:44:49

关注一下!https://www.lineo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