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视频平台被曝虚标广告“倒计时”,构成消费欺诈吗?

Connor 火币Pro官网 2025-09-10 3 1851

9月7日,有网友发现某些视频平台在播放广告时,实际播放时间多于其标明的倒计时。

这一发现瞬间引发网友热议,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

多个视频平台被曝虚标广告“倒计时”,构成消费欺诈吗?

近日,有网友发现: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型“鬼秤”。某些平台在播放广告时,广告页面的倒计时与真实世界的时间流速不一致,广告的实际播放时间多于其标明的倒计时。

据媒体调查,多个互联网平台标识为80秒、120秒的广告,实际播放时间皆多于标明时长。互联网广告正在悄悄“偷走”用户的时间。

多个视频平台被曝虚标广告“倒计时”,构成消费欺诈吗?

那么,该行为是否侵害用户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是否构成“欺诈”行为?消费者能要求赔偿或退款吗?平台是否承担虚假宣传责任,若广告主与平台合作,责任如何划分?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焦圣成律师的专业解读!

1、该行为是否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虚标广告“倒计时”是否属于“欺诈”行为,消费者能否要求赔偿或退款?

展开全文

焦圣成:根据我国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该行为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的侵害,同时该行为应认定为欺诈。

我国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具体包括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且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情形。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同时,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虚标广告“倒计时”,导致消费者在观看广告时无法准确了解广告的真实时长,从而无法做出合理的消费决策,这明显构成了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公平交易条件。视频平台或广告主虚标广告“倒计时”,通过额外占用消费者的时间成本,破坏了公平交易的原则,因此也构成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害。

如果视频平台或广告主故意通过虚标倒计时来误导消费者,使其做出错误的消费决策,那么这种行为就涉嫌欺诈。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欺诈行为导致消费者受损的,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或退款。

2、虚标倒计时是否违反广告法中关于广告内容真实、合法的规定?平台是否应承担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若广告主与平台存在合作关系,双方责任如何划分?

焦圣成:广告法第三条亦明确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真实合法不仅是对广告内容的要求,对其明示的表达方式、形式,包括时长等均应真实、合法。标识的广告时长与实际时长不符,显然违反了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的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准确,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虚标倒计时属于对广告持续时间的不实陈述,违反了上述规定。

虚标倒计时导致实际广告时长超出约定,构成对消费者时间成本的额外占用,侵害公平交易权,违反了广告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平台作为广告的发布者,有义务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若存在虚标倒计时的情况,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若广告主与平台存在合作关系,双方责任划分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来说,广告主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有首要责任,若广告主提供的广告素材存在虚标倒计时等问题,广告主应承担主要责任。平台作为广告的发布者和管理者,有义务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核和监管,若平台未尽到合理的审核义务,导致虚标倒计时的广告发布,平台也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可能需要根据合作协议、广告发布流程、过错程度等因素,共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这里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责任同样适用于广告发布服务平台。

3、广告时长标注有无明确的监管规定和行业标准?平台虚标倒计时是否违反相关标准?监管部门应如何履行监管职责?

焦圣成:目前,对于广告时长的标注,虽然没有特别具体的行业标准,但广告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均强调了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视频平台虚标广告倒计时,显然违反了这些法律法规的精神和原则。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视频平台广告内容的审查和监督,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对于发现的虚标倒计时等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应及时进行查处,并依法对平台进行处罚。同时,监管部门还应加强对广告行业的指导和规范,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广告行业标准和自律机制。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婵婵 见习记者 马子煜

评论

精彩评论